來看看你不知道的城市浪人反應爐 :)
【年輕的流浪,是一生的養分 —【城市浪人】(下) 】
話不多說,在昨天的簡介之後,
讓我們繼續來挖掘【城市浪人】的小秘辛吧!
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
→【城市浪人】反應爐是?
其實就是【城市浪人】的籌備暨工作團隊。
至於為什麼會以「反應爐」自稱,
是因為我們希望能創造出很有「能量」的參賽者,
以及讓自己有很大的變化,像個核反應爐一樣。
我們由台大社會四張希慈、農經三徐凡甘、物理三陳琮皓、物理三賴顗安、物理三的王翔正、心理二蕭君儒、生科二詹念諠、外文三陳映彤、心理二林祐暄,共九人組成。
反應爐的組成有原課程的修課同學,
也有後來才在團員推薦下進入團隊的。
基本上反應爐依活動籌備和進行期的不同需求,
以每個人的專長技能分工。
但我們也常有很多工作需要整組一起努力,
像是「任務信件處理」。
因為參賽的隊伍有約六十組,每組平均完成了十四項任務。
每個任務都需要做內容檢閱、上傳、回信,其實還蠻麻煩的。
尤其是大家壓死線的習慣,讓最後兩天工作量更是倍增。
那幾天為了趕著要公布積分和名次,
我們幾乎就是整個團隊二十四小時在接力處理信件。
團員們的肝也在反應爐裡爆炸了,
不過看著大家的收穫分享還是覺得很值得。
→【城市浪人】們究竟在這裡都產生了怎樣的反應?
其實每一組【城市浪人】的情況都不一樣,
當然首先,全破的隊伍成功獲得了獎金,
不過也有很多隊伍在分享成果時告訴我們他們獲得了更多,
浪人們挑戰任務後的回饋都很真摯,
每當看到大家因為這個活動而產生感動或改變,
反應爐都讓產生更多努力把活動做好的能量。
這是一個很棒的正面能量回饋系統,
而且挑戰者之間也會互相良性競爭!
有人在執行Free Hug Free Care任務的過程中,
經歷質疑、想放棄,到最後找回自己前進的初衷。(http://goo.gl/nj4x3)
有人創造第三十一項任務時,希望能有更多回饋社會的元素,
選擇捐助一千元給世界展望會「原住星希望」之計畫,
做為城市浪人精神的延續。
(http://goo.gl/chNro)
更多的是,浪人們在各個與夢想領導人物、與家人、與過去連結的過程中,
在麻木的生活中,又重新找到了初衷和再次前進的動力。
→那未來【城市浪人】會是?
首先,【城市浪人】首屆結束後,反應爐也預計推出下一屆,
希望【城市浪人】能是個持續性的活動。
但目前的話,現階段挑戰賽結束後,
反應爐將會以暑假的【城市浪人】體驗分享會為重心。
暑假期間才會進行第二屆【城市浪人】的詳細規劃,
希望能將活動範圍拓展到台北以外更多區域,
能有更多不同的人參加,甚至能夠針對不同的活動對象設計。
當然我們也還在規劃【城市浪人】更多的可能性,
希望更遠的未來能秉持著這樣的理念,
成立工作室或是更大的組織,幫助更多人能夠走出舒適圈、突破自我。
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
離開你的舒適圈吧,年輕人。
也許不一定要像反應爐一樣推動這樣的活動,
只要願意跨出去,我們每個人的每一步都是台灣重要的一步!
《臺‧大人物》也需要你跨出你勇敢的一步,
勇敢地來和我們分享你的生命故事吧!♥